六大方面20项举措 山东全力推动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

人民网济南5月6日电 (记者公雪)近日,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《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聚焦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,出台了包含六大方面的20项具体举措,旨在加快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,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,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。
山东此次提出的目标明确且振奋人心:到2027年,乡村富民产业将蓬勃发展,带动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显著提高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,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,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。
在产业发展路径上,山东多管齐下,全面发力。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方面,从优化产业布局入手,深化区域定位,打造六大优势区,构建“一县一策”“一镇一业”“一村一品”格局。同时,实施农业良种工程,提升种养水平,延伸产业链条,挖掘生态价值。预计到2027年,将建成众多特色产业专业村镇,培育大量突破性新品种,实现设施农业总产值大幅增长,秸秆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高位。
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是山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。通过推进多环节增值、加工业集聚和多元化开发,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农产品加工,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,开发多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品。目标是到2027年,培育大量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,建设多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。
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产业注入新活力。山东积极丰富休闲农业业态,发展乡村旅游,传承乡村特色文化产业。未来,将建成多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,推出一系列特色旅游路线和文化活动,培育众多乡村振兴人才和传统手工艺人才。
乡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也迎来发展机遇。山东加强乡村商贸流通,发展电商产业,优化农业生产服务,拓展农村生活服务。计划构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仓储物流配送服务网络,实现农村网上零售额大幅增长,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,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。
为保障乡村富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,山东强化统筹推进,坚持片区集聚推动,强化要素保障,加大对产业帮扶弱县的引导力度,抓好引领带动。从资金支持、土地保障、人才培养到品牌建设,全方位助力乡村产业发展。
山东推动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,涵盖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,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生根,山东乡村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将逐步成为现实,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“山东经验”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